球幕影院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化效果,获得沉浸式感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球幕影院,随着球幕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天就为大家来介绍球幕影院的发展史。
历史背景
1939年,在纽约举行的一次世界博览会上,有人曾用五台放映机把一幅幅巨大的合成画面放映在半球形的银幕上。当时看到这种电影的人们纷纷赞叹不已。在第二世界大战中,有的国家曾经把敌机的形象放映在这种穹形银幕上,供防空训练用。70年代才发展成为全穹形。目前,球幕电影多采用单机拍摄,单机放映方式。拍摄时用带鱼眼镜头的65mm 或35mm 摄影机,放映时一般是采用带鱼眼镜头的70mm放映机。有一家球幕影院专门上映这种电影,银幕的形状是大半个圆穹顶,穹的直径约25米,高度大约18米,一直延伸到整个观众席的后面,好像半个巨大的球罩在地上似的。
球幕影院设计原理
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Fulldome 制作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领域,它与传统拍摄制作方式相比,能制作出人类无法达到的过去世界、未来世界、微观世界、外太空世界等一切人类未知或者无法拍摄到的世界,其表现出潜力无不受限制。早期的Fulldome电影用在太空剧场,最初采用数字天象仪来放映天象影片,随着天象影片形式的丰富和影片题材的扩展, 对于计算机图形学的Fulldome 制作技术应运而生。
传统球幕电影采用70mm 胶片和鱼眼镜头进行拍摄与放映,最典型的比如加拿大IMAX 公司开发的OmniMAX 球幕技术。与之相对应的数字球幕电影,包含两个不同层面的含义:数字制作和数字放映。
近几年,直径10 米以上、采用数字放映方式的Fulldome开始出现,直径超过20 米的巨型Fulldome 很快也将成为趋势。据统计,目前国内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Fulldome 剧院已有三十余家。
我国发展
1983年至1985年期间,我国各地引进多套180度70 mm 5齿孔 球幕电影放映设备,影厅直径一般为13.4米,容纳观众200人左右。在广东、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建有30余座。
1986年通过多方合作,我国研制出35毫米 4齿孔 小型可移动的球幕电影院设备,球幕直径10米,国内曾发展到30多种。因影片来源和声画贸易等原因,未能巩固和发展。
1992年利用放大印片工艺成功摄制了70毫米 8齿孔 大球幕影片《女刑警》,在北京游乐园建成的大球幕放映。半球银幕直径15米,面积240平方米。
1994年北京科技馆引进我国影院第一座70毫米10齿孔超大型球幕电影院,全套放映设备来自日本。银幕直径26米,有500个观众座位。并首映美国影片《科罗拉多大峡谷》。
2010年4月,位于敦煌的“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开始建设,届时将提供莫高窟总体展示。 该馆将设有两个球幕剧院和两个巨幕剧院。
2011年9月,位于烟台鲸鲨馆内的首部国产球幕动画影片“海之交响乐”隆重上映。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以“360°环幕球形”著称的动感电影院,为游客展示了一个360°视角全景立体的海洋实景模拟画面。
2014年初,深圳、海南三亚等地都留下了观度移动球幕电影的足迹,都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据悉,四川成都、上海等地也将相继开展该项目。随着硬件的发展,4K级别分辨率的片源也将逐渐增多。
2016年,很多城市都已经有球幕影院,但是影片资源问题仍然是稀缺,最近新建成的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观度科技为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建设的小型球幕影院。